《理论东来,音乐西去》音乐会——“融中西、汇古今”西方现代技新闻动态

2018-06-27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北京音乐网 在为期五天的第一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题交流季接近尾声之时,一场题为《理论东来 音乐西去》的闭幕音乐会,于3月21日晚19点30分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如期举行。在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与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exil.arte中心精心策划下,上个世纪流亡上海的欧洲音乐家和他们所教授中国学生的作品,共同呈现于音乐会的舞台之上。这场难得的音乐盛宴,从历史角度连接着中西方在音乐、理论与创作上互通的桥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近现代百年音乐创作发展的缩影,在中国音乐学院乐队学院、管弦系、钢琴系与声歌系教师的倾情演绎中,为交流季划上完满的句号。


11-500x478.jpg


   “理论东来、音乐西去”这一标题,高度概括了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初引入西方技法、融合中国风格,到当今音乐发展成熟并昂首走向国际舞台,几代音乐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为使中国音乐屹立于世界之林而不懈努力。本场音乐会亦是向那些为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献出毕生精力的前辈音乐家致敬。


在音乐会开场前,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会见了专程前来参加音乐会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公使衔参赞白诗浪先生(Mr.Frank Whitaker)和新闻文化处副文化官盛哲明先生(Mr.Benjamin Sand)一行。王黎光院长指出,我校此次举办的“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实践公开课暨第一届国际作曲技术理论专题交流季”是继去年“全球音乐院校校长交流季”之后的又一次国际学术盛会。他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季,相互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成果,相互借鉴各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促进音乐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国际交流。白诗浪先生盛赞了此次交流季的成功举办,并表示非常高兴看到美国多所音乐院校参加了交流季的各项活动。他期待能充分发挥文化公参的作用,以“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为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音乐学院与美国高等院校以及艺术机构之间的深入合作,北京音乐网为中美两国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做出更多贡献。会谈结束后,白诗浪先生一行与葡萄牙驻华大使若泽•奥古斯托•杜尔特先生(Mr.Jose Augusto Duarte)、副大使特雷萨•阿尔瓦朗嘉女士(Ms.Teresa Alvarenga)、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阿尔诺德•欧拜麦先生(Mr.Arnold Obermayr)及夫人、瑞士驻华大使馆文化与媒体处副主任罗曼•巴拉巴斯先生(Mr.Romain Barrabas)、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二秘梅迪娜•哈达里维克女士(Ms.Medina Hajdarevic)及其他国家驻华外交官等来宾,一同观看了音乐会。


22-500x302.jpg

《夜景》


       音乐会的上半场上演了四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桑桐、谭小麟、罗忠镕、黎英海的代表作。他们是将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应用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的先驱者。


      音乐会在桑桐最具代表性的两首钢琴独奏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与《夜景》中开始。这两首作品均创作于1947年,作此曲时,他只是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学生,师从沃尔夫冈·弗兰克尔、朱里乌斯·施洛斯与谭小麟。这两首作品充分显示出桑桐对西方无调性技法掌握的功力和锋芒毕露的创作才华,是我国最早应用西方无调性手法并结合中国五声性风格创作的典范。音乐会上,钢琴家于美娜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得非常到位,演奏层次清晰、变化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北京音乐网


33-500x304.jpg

《在那遥远的地方》


      谭小麟是第一位将德国著名作曲家欣德米特作曲理论引入中国专业音乐教学和创作领域的作曲家,他于1939年赴美深造,1946年返回祖国受聘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是桑桐与罗忠镕的老师。音乐会演出的是谭小麟于194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跟随欣德米特学习期间,创作的作品《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该作品曾受到欣德米特的高度评价,手法精练、逻辑严谨,以现代的和声结构、纯熟的复调技法与民族风格的旋律相结合,将中西方音乐元素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本场音乐会由瑞士籍小提琴家马蒂亚斯·包格纳和华裔中提琴家白明合作完成,两人高度配合的步调以及细腻而富有张力的音乐处理,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4-500x296.jpg

《小提琴与中提琴二重奏》


       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是中国第一首严格运用十二音序列技法创作的佳作,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罗忠镕先生于1979年创作。罗先生从1947年起,在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师从谭小麟学习作曲,他的创作始终探索如何将西方现代音乐技法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特别在“五声性十二音”技法的开拓上贡献卓越。《涉江采芙蓉》正是这种技法应用的成功范例。在作品中,罗先生将西方十二音序列技术与中国五声性旋律结合,四个乐句严格对应“原型、逆行、倒影、逆行倒影”四种序列技术,承上启下、衔接紧密, 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和高度的变化与统一。为了达到演唱“依字行腔”的要求,他对歌词、音乐与表现力等关系的处理细腻独到,声乐旋律悠扬,易于演唱而又意境深邃。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借鉴了戏曲、民歌中的演唱技术,完整地诠释出作品的艺术风格,其精彩地演唱令观众回味无穷。音乐会还演出《鹧鸪天》和《江南春》两首作品。北京音乐网


55-500x320.jpg

《“岁月”幻想曲:为弦乐四重奏而作》


       音乐会上半场最后演出的是与罗忠镕先生同时代另一位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黎英海先生的作品。黎英海毕生都在探索中国化的和声理论,并在五声调式、民族调式与西方作曲技术结合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本场音乐会选取了他的《升F大调序曲》、《夕阳箫鼓》以及《枫桥夜泊》三首钢琴独奏作品,其中,于1946年学生时期创作的作品《升F大调序曲》是世界首演。另两首《夕阳箫鼓》与《枫桥夜泊》,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钢琴音乐经典之作,特别在织体的写作上借鉴了琵琶、古筝的演奏手法,极大拓展了钢琴在演绎中国音乐风格上的表现力。这三首作品在钢琴家于美娜的演奏中彰显出浓郁又独特的中国风格。


66-500x316.jpg

《涉江采芙蓉》 、《江南春》、《鹧鸪天》


       音乐会下半场演出了三位上个世纪流亡到亚洲的欧洲作曲家赫伯特·奇佩尔、朱里乌斯·施洛斯和阿隆·阿甫夏洛穆夫的代表作品。他们的名字在当代似乎鲜为人知,但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在理论输入与创作路径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却不可泯灭。


      奥地利作曲家赫伯特·奇佩尔创作的《“岁月”幻想曲:为弦乐四重奏而作》,是一部以作曲家本人人生经历为内容的倾情力作。该作品1994年受奥地利联盟科学和艺术部委约,以庆祝赫伯特·奇佩尔的九十岁生日。作品共分八个段落,分别讲述八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最为扣人心弦的第六段,标题为《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描绘了纳粹德国二战期间的灾难带给心灵的巨大伤痛。在该曲最后一段中,作曲家借用古老的赋格曲形式,表达了对维也纳室内音乐的崇敬,以及对家乡“心爱的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的神情眷恋。担任演出的四位演奏家金辉、黎雨荷、曹海和高盛涵,对作品进行了精心的排练,将各段落跌宕起伏的情绪对比与情感表达拿捏得非常准确。整部作品充满对于生命的深切思考,深深地打动着在场的观众。

 

      之后上演的作品《中国狂想曲第二号:为独奏小提琴与乐队而作》由奥地利作曲家朱里乌斯·施洛斯所作。他曾是“新维也纳乐派”代表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的学生,在二战期间流亡上海,担任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作曲教授,培养了以桑桐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学生。在这首作品中,可以听到施洛斯创作中鲜明地“表现主义”音响表达方式。从他将两首中国民歌《青春舞曲》与《蓝花花》镶嵌于十二音序列之中的做法,也可体会他探索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音乐元素相融合的意图。担任本场演出的中国青年爱乐乐团在指挥家金野的带领下出色地完成了这部作品,来自以色列的小提琴家约拉姆·杨格曼也将音乐风格拿捏得恰到好处。


      音乐会最后一首作品,选取了犹太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在1935年创作的《长笛协奏曲》。阿甫夏洛穆夫于1894年出生在位于中俄边境的乌苏里斯克,1916年来到中国,倾其大部分时间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中国风格作品的创作中,为中国音乐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在这首《长笛协奏曲》中,隐约可寻作曲家将《茉莉花》等中国风格曲调与西方浪漫主义色彩相结合,是中西音乐融合的深层次表达。同时在长笛的写作中,借鉴了中国笛、箫的演奏法,以更好地突出其中国风格,他的这些做法在当时可谓超前,极大拓宽了中国音乐创作的路径。来自奥地利的长笛演奏家乌尔丽克·安东,演奏极富激情与感染力,在声音控制、表情处理等方面贴切地传递出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77-500x294.jpg

《长笛协奏曲》


      音乐会后,很多听众表示本次音乐会的曲目选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学意义,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事件。


      整场《理论东来,音乐西去》音乐会见证了 中国近 现代专 业音乐 创作的发展 ,北京音乐网展现出中国作曲家 早期探索 西方现代技 法与中国风格融合的路径,以及西方作曲家用世界语言诠释中国风格的意图,达到融中西、汇古今的双向互动。前辈音乐家探索与实践的奋斗历程,必将激励着新一代音 乐家为了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北京音乐网


1
3